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州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等重要指示精神,2019年,广州市花都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城区CBD中轴线开展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新点软件参与其中,助力打造“温度+速度+态度”的政务服务新常态,让办事群众享受到精心、贴心、舒心、省心、热心的五“心”级政务服务。
2021年5月31日
花都区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
通过整合11个分散的区级服务大厅
设置229个服务窗口
可综合办理区内1902项行政许可事项和个人服务事项
彻底解决了办事群众“多头跑”的问题
办事体验持续提升,创新智慧政务新场景
花都区新政务服务中心共分为8层,建筑面积达4万平,全面实现了5G、WIFI和物联网网络覆盖,办事群众进入中心即可通过AR技术(视觉增强)引导到办事窗口、洗手间、母婴间和休闲区,并实现了停车场自动寻车功能。
该中心在服务大厅开通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长者通道、延时服务”等贴心服务;在每楼层合理设置导办区、自助区、填表区、爱心专窗,公共服务区域部署多个楼层引导机、信息查询机、智能导办机器人和LED显示屏,分类展示排队叫号、窗口功能、时事宣传等信息;同时,中心根据办事群众的需求设置了多个主题服务专区(专窗),包括企业开办、代办、政策兑现、跨域通办等,为办事群众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切实提升了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
▲ 花都区新政务服务中心实景图
“五办”服务提速增效,打造便企利民新常态
政务服务“免证办”
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花都区新政务服务中心采用电子证照、人脸核身、电子公章等技术应用,实现群众办事只需“刷脸”即可证明身份,不再需要提供身份证、户口簿、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极大地提升了办事效率。
优化流程“容缺办”
为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花都区新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推行服务大厅容缺办理。中心依托收件、审批相分离的“一窗”综合受理业务模式,由原来“材料不全不办”,变成“材料不全可容缺办”,有效缩减了办事群众的跑腿次数,提高了办事效率。目前,新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容缺”事项172件。
数据共享“跨域办”
为扎实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花都区新政务服务中心通过设置“跨域通办”专区,提供跨区域云坐席线上服务。通过办事系统互用、服务终端共享、物流传输送达等方式,实现了不同政务事项“远程联办”,提升了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目前,花都区政务服务中心已加入“云上办”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联盟,与该联盟14省170地实现跨省通办,并建立了“跨域通办”实体窗口,与贵州省5个联盟外的地区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为上述5个地区办理异地事项447个,异地可办花都区事项166个。
提升效率“智能办”
为了给办事群众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在花都区新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群众通过微信扫码进入AR导航小程序,即可在手机端看到从停车场到四楼服务大厅的以实景导航指引。同时,办事群众用手机摄像机对准办事窗口,即可获取办事流程指引和等待人数等服务信息,有助于办事群众快速找到服务窗口、了解服务全流程。
方便快捷“自助办”
为了给办事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办事渠道,花都区新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24小时自助办理区”。该区域配备了公安、不动产、税务等部门的自助设备,群众只需刷身份证,用手指点击主屏幕就可以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便民缴费、跨域服务等事项,切实解决了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真正实现政务服务大厅365天全天候“不打烊”的政务服务模式。
▲ 政务服务事项“指尖办”
事项精细化梳理,优化再造审批服务流程
为进一步加强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优化再造审批服务流程,增强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花都区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精细化梳理:
申请材料梳理,花都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求各部门对政务服务事项的每一项申请材料进行细化分解,根据申办人各类需求,尽可能包含所需提供的所有材料。
审查要点梳理,花都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求各级部门对每一项申请材料,梳理形成审查要点,找出需核验数据,实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
情形分类梳理,花都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求各级部门对标先进地区,在申请材料最小颗粒化梳理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每一项申请材料对应的提交情形,列出在不同场景下需要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列表,以形成个性化材料清单。
目前,花都区新政务服务中心已上线事项共19个。
▲ 事项申报流程
优化营商环境无止境,创新服务不停息。下一步,新点软件将继续助力广州市花都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政务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化建设,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从“好办”向“快办”、“快办”向“智办”的转变,为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能,打造群众满意、公平开放、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贡献力量。